聚焦:说说我所经历的八九十年代农村教育情况

来源:观察网    2023-05-28 23:21:36


(资料图片)
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层教育开始大发展,学校数量确实是多。我家乡在八九十年代,不算县城,农村每个乡镇都有初中,基本两三个乡镇设置一个高中,全县最多时候我记得是15所高中。现在都合乡并镇了,学生数量也少了,农村初中减少一半以上,高中总共还剩俩,可能最近也要裁撤掉,全去县城。

学校固然是多,不过那时候升学率超级低。我上学时候周边三个乡,三所初中平均每年大约700个毕业生,要去竞争100个高中名额,因为高中一共只有分文理科的两个班,能考上县城高中的更是寥寥无几。而这100个高中毕业生,能考上本科的基本每年都是零,大专的也只有三两个,最多时候五六个。可见当时教育质量之差,考学难度之高。

至于师资水平,初中老师几乎都是高中或中专学历,最低的只有初中学历,连校长主任都是一样。还有不少临时代课的,英语老师更惨,自己都啥也不会,学一点教一点,就连26个英文字母发音都是错的。高中老师稍微好一点,基本都是本地师范的大专,也有中专毕业的,偶尔来个本科师范生也扎不下根,呆一两年就跑了,因为县城学校也缺本科老师,他当然不愿意长期在农村。几乎所有老师的目的就是混出点小名气,或者想办法花点钱打点一下,赶紧调动去城市学校。

这就是那时候农村中学的教育水平,跟现在的学校没法相提并论。

学校规模这块,全国每个地区人口情况不一样,像中原有的地方随便一个村都上万人口,而有的偏僻地方,一个县才几万人。我老家东北农村,八九十年代一个村大约1000-2000人不等。每个村都有小学,有的偏僻点的生产队还有1-3年级的分校。每个乡镇人口总数大约1万-2万人不等,都有自己的初中。平均两三个乡镇有一个高中。毕业生每年每个初中两三百,高中一百左右,也有大点的高中,每年毕业生两百。

我八十年代上村里的小学,两百多学生的学校,全校一个正式公办老师也没有,都是只读过初中的代课老师,还有个别老师连初中都没念过的。连续十多年,连校长都是长期代课的。

进入九十年代,很多代课老师慢慢通过考试转正了。现在如果想去小学当老师,基本是要求大专学历,初中基本只要本科学历的,至于高中,有的都是硕士毕业生了。

虽然我读书的八九十年代,那时候也开始要求九年义务教育了,但得有一半以上孩子小学读完就拉倒了。因为高中和大学升学率实在太低,干脆回家干活去。我上高中时候,就有很多同龄人结婚了。当我上大学时,很多同龄人早都当爹当妈了。当我儿子刚上小学,很多村里曾经的小伙伴都抱孙子了。真是一步赶不上,步步不赶趟。

标签:

  • 路线
河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例
天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、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